不信者和伪信者的特性与结局
(6)的确,不归信者,你是否警告他们,对他们是一样的,他们仍然不归信。
(7)故安拉封闭了他们的心与耳,他们的眼上有翳膜;他们将受重大的刑罚。
(8)有些人说:“我们确已归信安拉和末日”,其实他们不是信士。
(9)他们试图欺瞒安拉和众信士,其实,他们是在自欺,只不过未意识到而已。
(10)他们心中有病,故安拉使他们的病变本加厉;他们将因说谎而受痛刑。
(11)每当有人对他们说:“你们不要在地方上搞破坏。”他们就说:“我们只是建设者。”
(12)须知,他们正是作恶者,但他们意识不到。
(13)每当有人对他们说:“你们应当像众人那样归信。”他们就说:“难道我们要像愚人一样轻信吗?”须知,他们就是愚人,他们却不自知。
(14)每当他们遇到信士时就说:“我们已经归信。”而当同他们的魔鬼幽会时,他们说:“我们是你们的同党,我们不过嘲弄他们罢了。”
(15)安拉将以其嘲弄还治其人,并将纵任他们彷徨于悖逆中。
(16)这些人以正道换取迷误,故他们的经营无利以获,他们不是得正道的。
(17)他们如燃火的人,当火光照耀他们四周时,安拉拿去了他们的火光,把他们抛弃在重重黑暗里,什么也看不见。
(18)他们既聋又哑且瞎,所以执迷不悟。
(19)或者如遭遇大雨者,雨里黑暗重重,雷电交集,他们恐怕雷声震死,用手指塞住耳朵。安拉尽知不信道者。
(20)电光几乎夺去他们的视觉,每逢电光照耀他们时,他们就依光前进;当黑暗时,他们驻足。如果安拉意欲,他必夺去他们的听觉和视觉。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。
『提示』安拉在阐明信士的特征后,紧接着阐述“不信者”和“伪信者”的情况,以便让人们在第一种典型——敬畏者与这两种完全与之对立的典型的特性及其结局之间进行比较,以发现真正的信仰与不信和伪信之间的区别。人有善恶,是人类社会存在、发展的必然,但任何一个人并非自出生之时就是敬畏者、不信者或伪信者,其真诚、虚伪或悖逆均属自己的主观选择。这一点,我们会从安拉揭示不信者和伪信者行为时普遍使用的“主动”动词和名词中得到印证。
【注释】